锐丰“造风”|一“企”同行
锐丰“造风”|一“企”同行
距离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倒计时472天、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567天、距离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倒计时880天……位于广州番禺的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锐丰”)办公楼内,墙上挂满了各大赛事的倒计时显示牌。
“赛事开始前几年就要开始筹备。一场大型活动牵扯十几万人,不可能重来,舞美、灯光、音响和创意演艺的配合要确保万无一失。”作为公司董事长,王锐祥早早进入“备战”状态。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类项目策划方案,等着他提前谋划。
多年来,他带着团队,从与世界顶级音响品牌同台竞技,到拿下众多国内外大型活动和赛事开闭幕式的总策划制作,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各类大型国际赛事都有锐丰的身影。
而在30多年前,这些大型赛事几乎都是进口音响设备的天下。“始终要有一个人走出来,改变这个格局。”自22岁在心头刻下一个“勇”字开始,王锐祥怀揣着“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的梦想,一步步创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音响品牌和文化创意品牌。
勇闯新路
“做‘跟风者’是没有出路的”
在王锐祥的办公室里,摆放了各式各样牛的摆件和挂画。“我很喜欢牛,它勤劳刻苦,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他憨笑着说,自己是个“像牛一样的顽固分子”。
从创业至今,他身上的那种沉稳与自信,始终带着一股扎实务实的牛劲,又透着一股勇于开拓的闯劲。
30多年前,18岁青年王锐祥只身闯荡,在食品厂打过工,在餐厅做过采购。赚得“第一桶金”后,他在被称为番禺“高第街”的音响电器批发城易发商场,租下了一间餐厅。
从小就酷爱捣腾音响的他,结识了南来北往的电器商。他敏锐地捕捉着商机,做起音响代理商,创办了“锐丰音响”的前身。
一腔热血投身音响行业,却很快被泼了冷水。在国外参加专业灯光音响展会时,外商傲慢的态度、国内外音响师工资的差距令王锐祥震惊不已。
“那个年代,我们工人的工资只有三五百元,但欧美品牌音响的工人却要几千元美金。”他深深地感受到,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没有话语权。
1995年,他决定不再做国外品牌的代理,立志做属于中国人的世界音响品牌,“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就凭在心头写下的一个‘勇’字”。
然而,热情并不直接等于市场。
“赚钱不容易,做品牌更难。”当时很多专业机构都只认进口设备,他吃了不少闭门羹,“这是当时国内市场认知的问题”。
迎难而上,王锐祥挨家挨户走访了100多个行业专家,用技术与数据,用专业和专注,让大家相信中国音响能达到国际水平。
北京奥运会,成为锐丰音响打破进口设备垄断的突破口。
2005年7月,“鸟巢”音响工程进行全球招标,王锐祥马上报名,LAX成为唯一参与竞标的国产品牌。
怎么才能在与众多顶级国际品牌的竞争中,证明锐丰“行”?
他带着团队仔细钻研后发现,当时绝大多数音响厂商采用的都是点源音响系统,并非适配所有场所。他决定,针对“鸟巢”开发新产品,在业内首次大胆使用线性阵列音响系统,有效解决了10万人级别大场馆声压级不足、清晰度不够的问题。
2006年11月14日,LAX品牌在竞标中胜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气势恢宏的音乐通过锐丰开发的扩音系统,穿透现场爆发的欢呼声,抵达每个观众,音效如“耳边细语”般清晰。
“LAX扩声系统‘长居鸟巢’十四载,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后,各项参数依然保持出色,民族品牌用时间证明了实力。”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陆秀冰自豪地说。
“这都是逼出来的。”王锐祥一直坚信,做“跟风者”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闯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创出名堂
“没有一个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奥运“一役”,让锐丰赢得了口碑。此后,从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都有锐丰的身影。
但这还不够。与国际顶级品牌竞争这些年,王锐祥发现,不能只做设备提供商,要转变为文化创意项目的总策划、总导演、总制作人,才能在推动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创作走向世界的同时,带动更多“广东造”灯光音响设备走出去,让“音响灯光+”熠熠生辉。
“没有一个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抱团在一起才可以让行业发展兴盛。”王锐祥说,在锐丰番禺总部方圆10公里内,从创意、研发、灯控音控系统、设备制造,到展览服务、流通销售、工程服务、运维服务等灯光音响产业上下游环节,一应俱全。
广东是全球演艺设备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中国灯光音响等演艺设备产品已占据世界80%以上市场份额,广东占据全国市场份额超70%,广州占据广东市场份额超80%。“每个大型演艺活动背后,都需要行业上下游企业天衣无缝的配合,才能呈现最佳效果。我们要自己造平台,创造更多机会推自主品牌。”为此,王锐祥牵头成立了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集聚全省众多灯光音响上下游企业。
没有“风口”,就成为“造风者”。锐丰拿下的每个大型文化创意项目,背后都有商会成员企业支撑。如今,广东的演艺设备产品和服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国际顶级盛事的“标配”。
比如,由锐丰文化策展的广州国际灯光节,创办13年来,已成为与法国里昂灯光节、澳大利亚悉尼灯光节并列的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
“从创意策划、制作实施,完全实现了‘广东造’。”在广州花城广场这个大舞台,他和业内兄弟们齐心协力,向全球展示广东制造声光电的硬核技术与创意。
再比如,由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承办的广州(国际)演艺设备、智能声光产品技术展览会(GETshow),创办14年来,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专业舞台灯光音响展会。
今年的GETshow在广交会展馆举行,规模比以往更大,汇聚全球上千个知名品牌,全产业链展示国际行业前沿技术。“擦亮全球音响广东造金字招牌!”王锐祥兴奋地说。
创无止境
“鼓励员工创业,并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穿越时空翩飞而至的“太阳神鸟”、独具匠心溢彩流光的蜀绣引导牌、电子投影七彩丝线流淌而成的“锦绣之路”、绽放的金色烟火点燃主火炬塔……回想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作为开幕式总制作人的王锐祥仍觉得回味悠长。
15分钟的文艺表演,既要呈现历史文化沉淀,又要展现高科技元素。“方案经过多次推倒重来,我们应用全球最新的投影技术,还研发了一套智能控制高空表演装置,最大程度展现年轻大学生的蓬勃朝气。”王锐祥说。
在王锐祥看来,演艺设备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既有多学科紧密结合,又有艺术与技术交融共生,“专业很重要,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专长,才能合力打造世界顶尖团队”。
让王锐祥颇感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公司全员上阵,在一次次历练中,整合了一支世界级的技术团队和创意团队。更难能可贵的是,锐丰至少培养了50名演艺行业的老板。“我们鼓励员工创业,并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要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才能生生不息。”王锐祥说。
在锐丰的办公大楼里,就有不少其孵化的项目团队进驻。
2009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锐丰工作的魏来,参与了锐丰创办至今80%的大型项目。10多年来,他从商务做起,历经技术、工程制作、舞美设计等岗位,如今已成长为锐丰文化孵化的演艺制作公司的总经理。
“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个大型赛事项目拿下后,就开启了筹备工作的倒计时。从创意策划到制作、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零失误。”对于魏来而言,国际赛事既是锐丰的最好商机,也是每个锐丰人锻炼的绝佳平台。
在锐丰文化党支部书记、品宣部总监梁志看来,创业精神是锐丰的核心基因。“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每个人都要不断突破自己原有的思维状态。我们鼓励同事创业,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才能让广东的文化科技产业兴旺发达。”
创业之路仍无止境。接下来,王锐祥还要打造自己的IP,比如音乐节、艺术节、灯光节,带动更多中国的设备、中国的艺术人才参与。
谈及最初的梦想,他说:“最多只完成了60%。最起码,要看到我们中国的音响品牌,在全世界能占半边江山,或者起到一个主导地位。”
记者手记
狭路相逢勇者胜,转折关头看劲头
从硬件设备的突破应用,到文化演艺内容的创新融合,再到产业模式的升级变革,锐丰科技董事长王锐祥的创业之路,从“闯”到“创”的脉络清晰可见。
如何通过创品牌、创新意,推动人的价值跃升,是王锐祥始终思考的问题。
抱着强烈的民族情怀,靠自主创新打破进口垄断后,他清晰地认识到,演艺活动需要文化与科技融合。仅靠提供设备,只能“陪衬”无法“话事”,站不到行业价值链的更高端。
为此,他逐步从设备提供商,转变为文化创意项目总导演、总制作的角色。通过一个个国际大型赛事和活动策划,用一个个文化创意项目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发展,向全球展示“广东造”声光电的硬核技术与创意。
由“闯”起步,靠“创”加速。从自主创新到开放创新,当整个行业迈向价值链更高端,产业链上每个人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快速成长为第一经济大省和全球制造业基地。这样的发展奇迹背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敢闯敢试,更是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奔涌。
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领跑,一个个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千帆竞渡,一批批人才在抢抓创新高地中勇攀高峰。今天的广东,有足够大的舞台供企业去创新、去创业,有足够好的环境让人才去挑战、去冒险。大胆闯、大胆创,这是时代发出的召唤,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谁能更大程度地释放价值创新动能,谁就能更快地提升产业竞争力。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稍慢即退的时代,狭路相逢勇者胜,转折关头看劲头。
我们期待,更多像王锐丰这样高扬理想、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闯出新路子、创出新品牌,推动一个个带有中国印记、东方美学的品牌阔步走向世界,为世界呈现中国精彩。
【开栏的话】
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5.3%,广东进出口首破2万亿元、增长12%。亮眼的“一季报”背后,离不开每个企业练好内功、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和志气、担当与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从企业家到产业工人,从“我”到“我们”,仍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知重负重,一“企”同行,以卓越的企业文化涵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一‘企’同行”融媒体系列报道,深度挖掘优秀企业文化的典型事例,敬请垂注。
【策划】黄灿 王义军 郎国华
【统筹】王溪勇 陈韩晖 王海军
【执行】袁佩如 赵兵辉 张由琼 李细华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昌道励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张令 见习记者 房奇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设计】彭晓 吴颖岚 谭唯